据三峡集团消息,全球首台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系统示范应用工程项目——“三峡领航号”完成一体化组装。这是全球已安装单机容量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风电系统装备,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向深远海挺进再迈一步。
“三峡领航号”主要由16兆瓦超大容量风机、半潜式浮体平台和系泊系统组成。相较于传统的固定式风机,这台风机安装在一个排水量达2.41万吨的半潜式浮体平台上,相当于一台轻型航母的排水量,按照可抵御17级台风设计。项目团队在国内首次研发应用包括动态压载系统、新型系泊系统、66千伏动态海缆等多项新技术、新材料。
该项目中,三峡集团联合金风科技公司、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东方海缆公司、蓝水海洋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等产学研伙伴,形成系泊聚酯纤维缆、风机齿电系统、动态压载控制系统等研发成果,实现关键零部件100%国产化,让“三峡领航号”具备绿色、韧性和智慧三大特点,以适应深远海严苛环境。
“下一步,‘三峡领航号’将通过一体化拖航,抵达目标机位点,在50多米深的海域开展作业,包括浮体与预先敷设在海床上的多组系泊缆索精准回接、动态电缆连接、机组调试等工序,为并网投产做好准备。”三峡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三峡领航号”的研发、制造与安装,让行业看到破局模式——“国家攻关、技术突破、成本下降、市场扩张”形成循环,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走向可持续。
“从此前的‘引领号’到如今的‘领航号’,两台浮式风机均是国家科研出题、产业链协同攻关答题的生动实践。”三峡能源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吕鹏远表示,“我们攻克了大叶轮、大容量机组、一体化仿真计算等一系列难题,不仅关键零部件实现100%国产化,还形成技术突破、装备升级、产业发展、成本下降的良性循环。”
在这一模式中,三峡集团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系统规划海域利用与电能送出通道。
依托该项目,我国漂浮式风电在基础结构、系泊系统、动态电缆和一体化设计等方面形成行业标准,“三峡领航号”也成为国内首个入级中国船级社(CCS)的漂浮式设施,为漂浮式海上风电商业化开发蹚出一条路。
系统提示
暂未获得追溯平台使用权限,下载《追溯平台申请书》,填写企业信息盖章后上传,审核通过即可获得平台使用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