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线缆网欢迎您!

免费注册

国网辽宁电力牵头研发的110千伏聚丙烯电缆成功通过最高导体运行温度110℃的预鉴定试验

近日,由国网辽宁电力牵头研发的110千伏聚丙烯电缆成功通过最高导体运行温度110℃的预鉴定试验,成为国内首条通过预鉴定试验的110千伏聚丙烯电缆,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国产高性能环保型电缆材料方面取得重大技术进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核心装备支撑。

本次预鉴定试验期间,对试样电缆系统持续施加109千伏电压,将电缆导体加热至110℃~115℃之间并保持至少2小时,随后自然冷却至少16小时,这样完整有效的加热冷却循环过程历经182次,试验全程未发生击穿情况,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指标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该电缆具备长期可靠运行性能,为聚丙烯电缆挂网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长期以来,我国高压电缆材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为解决核心电工装备“卡脖子”困境,实现全链条国产化替代与绿色低碳转型,研发高性能环保型聚丙烯材料及电缆成为关键。自2022年起,由国网辽宁电力牵头,联合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单位组成“产学研用”创新团队,依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110千伏聚丙烯电力电缆制造与应用技术研究》,历经三年攻坚,完成基于水相悬浮接枝技术的接枝聚丙烯电缆绝缘材料和屏蔽材料开发,并突破高稳定性能材料批量制备瓶颈。

同时,该项目聚焦材料熔融温度、流变特性、散热性能等关键参数,自主设计适用于聚丙烯电缆制造的生产线,精准控制模温机加热温度、冷却循环系统流量及应力释放,有力保证聚丙烯电缆质量稳定可靠。

“这不仅是一根电缆,更是电力行业绿色转型的‘动脉血管’。”项目执行人周榆晓介绍,聚丙烯电缆相比于传统交联聚乙烯电缆,耐温水平提高20℃,同截面电缆载流量提高10%,生产周期缩短30%,碳排放减少35%,可大幅降低电网运维成本。下一步,团队将围绕敷设、运维、标准等方面开展全链条研究,推动高压聚丙烯电缆在东北乃至全国的规模化应用,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辽电科技力量”。

【免责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线缆网"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线缆网”!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线缆网)”的作品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400-107-5009。
- 分享 -
点赞

系统提示

暂未获得追溯平台使用权限,下载《追溯平台申请书》,填写企业信息盖章后上传,审核通过即可获得平台使用权限。

审核未通过
原因:{{fielText}}
如有疑问请联系400-107-5009
点击下载《追溯平台申请书》
点击上传(Word/PDF格式)
提交申请
审核中
请耐心等待,如有问题联系
400-107-5009
未获得权限
该子账号未获得平台使用权限
请联系企业主账号分配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