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线缆网欢迎您!

免费注册

揭秘电线电缆用阻燃剂乱象,警惕电线电缆阻燃剂中的“砒霜”!

随着我国电网改造、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电线电缆的用量增加,对电线电缆的防火阻燃性能要求也更高,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4年第9号公告,自2024年7月1日起,对阻燃电线电缆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自2025年7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阻燃电线电缆,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电线电缆用阻燃剂现状

阻燃剂是一种能够减缓或抑制材料燃烧的助剂,阻燃电线电缆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阻燃剂提升材料防火性能,才能达到使用要求。目前国内电线电缆生产企业普遍采用三氧化二锑作为阻燃剂,但部分企业为降成本采用劣质三氧化二锑阻燃剂(掺杂大量三氧化二砷替代三氧化二锑,砷含量严重超标),砷俗称砒霜,被列为剧毒化学品,劣质品砷元素含量超标甚至高达近百倍,此类现象已成为阻燃剂行业的普遍乱象

毒性检测无法严格执行:尽管国家政策标准限制砷含量,但基层抽检频率低,且侧重物理性能,忽视元素分析,砷含量普遍超标现象仍然无法有效扼制。

砷化合物的社会危害

毒性危害:砷化合物如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它对人体的胃肠道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系统都有极强的破坏性,会引起各个器官的癌变。燃烧后会释放剧毒气体;工人长期接触致慢性中毒;材料热稳定性下降,易老化开裂。

环境隐患:砷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可能会随着雨水冲刷等进入土壤、水体,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污染,危害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等。

电线电缆用阻燃剂相关规定

CCC认证要求: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4年第9号公告,自2025年7月1日起,列入CCC认证目录的阻燃电线电缆,应当经过CCC认证并标注CCC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并且在“认证依据标准”中,增加了燃烧特性标准 GB/T 19666、GB 31247。

燃烧性能分级标准:GB 31247-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和GB/T 19666-2019《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对电线电缆的燃烧性能分级等作出规定,包括主分级以及附加分级,如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烟气毒性等级、腐蚀性等级、无卤性能、低烟性能、低毒性能等。

应用场所规定:DGJ 08-2048-2016《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和GB 50016-20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超高层建筑应选择燃烧性能B1级及以上、产烟毒性为t0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0级的电线和电缆;一类高层建筑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电线电缆燃烧性能应选用燃烧性能B1级、产烟毒性为t1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1级。

欧盟RoHS、REACH法规:限制电子电气设备中有害物质的使用,对电线电缆阻燃剂中的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及其醚等有害物质含量进行严格限制。

《斯德哥尔摩公约》: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进行管控,部分卤系阻燃剂如六溴环十二烷等被列入管控名单,限制其生产、使用和排放。

电线电缆用阻燃剂相关标准

GB 31247-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对电线电缆的燃烧性能进行主分级,同时针对不同使用场所和用户的具体需求,对电缆在受火条件下的产烟毒性、腐蚀性和燃烧滴落物/微粒等进行附加分级。

GB/T 19666-2019《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规定了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等,当电线电缆或光缆的应用场所有低毒性能要求时,推荐毒性指数小于或等于5。

GB 20286-2006《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规定公共场所包括建筑制品、装饰织物、家具及组件、电线电缆等必须使用永久阻燃产品。

IEC 60332系列标准:包括IEC 60332-1、IEC 60332-2和IEC 60332-3等,分别用来评定单根线缆按倾斜和垂直布放时的阻燃能力以及成束线缆垂直燃烧时的阻燃能力。

UL阻燃标准:如UL 910适用于增压级 - CMP级电缆,UL 1666适用于干线级 - CMR级电缆,UL 1581适用于商用级 - CM级、通用级 - CMG级和家居级 - CMX级电缆等,不同等级有不同的测试方法和合格标准。

欧盟RoHS、REACH法规:限制电子电气设备中有害物质的使用,对电线电缆阻燃剂中的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及其醚等有害物质含量进行严格限制。

中国线缆网建议

加强监督监管:严格要求相关单位依照国家标准执行,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采购标准和质量检测体系,对采购的阻燃剂及其他原材料进行全面的砷含量检测,防止含砷超标材料进入生产环节。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多道质量检测工序,对成品电线电缆进行砷含量及其他性能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提高人们防范意识:加强对生产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禁砷要求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使其了解砷的危害以及违规使用含砷阻燃剂的法律后果,确保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免责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线缆网"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线缆网”!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线缆网)”的作品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400-107-5009。
- 分享 -
点赞

系统提示

暂未获得追溯平台使用权限,下载《追溯平台申请书》,填写企业信息盖章后上传,审核通过即可获得平台使用权限。

审核未通过
原因:{{fielText}}
如有疑问请联系400-107-5009
点击下载《追溯平台申请书》
点击上传(Word/PDF格式)
提交申请
审核中
请耐心等待,如有问题联系
400-107-5009
未获得权限
该子账号未获得平台使用权限
请联系企业主账号分配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