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线电缆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国产化材料成关键竞争力。近日,两家企业相关材料研发传来好消息。
从中广核技获悉,中广核高新核材成功研发出全国产100%自主可控的航空航天线缆用XETFE材料,打破长期以来该材料依赖进口的困局。
一直以来,XETFE材料作为XETFE线缆的核心原材料,其技术与供应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严重威胁我国低空经济装备、航空航天飞行器等战略性产业的稳定发展。
中广核高新核材牵头组建涵盖XETFE全产业链的创新联合体,成功攻克“基础材料研究—改性技术创新—制备工艺研发—产品系统验证”全链条技术难题。
经过长期试验和优化,公司研发的XETFE材料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替代进口产品,推动我国低空经济装备、航空航天飞行器等领域迈向新高度。
据了解,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综合性能要求极为严苛,材料必须具备优异的机械和电气性能,以及出色的耐高低温、耐辐照、耐原子氧侵蚀等特性,同时须满足高可靠性。2023年,中广核高新核材成功完成航空航天线缆用全国产XETFE材料的研发,学习并借鉴外部单位先进经验,针对XETFE材料建立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保障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同年,该材料通过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材料鉴定。这不仅是对产品性能的高度认可,标志着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在关键材料自主供应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更为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展现了我国在高性能材料研发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
山东电工所属重庆泰山电缆参与的“220kV交流电缆国产绝缘料规模化制备及大长度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由重庆泰山生产的基于国产绝缘料220kV交流电缆,顺利通过型式试验与预鉴定试验,标志着我国高电压等级电缆国产化进程踏入新阶段,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重塑行业竞争格局注入强大动力。
“220kV交流电缆自主绝缘料规模化制备及大长度工程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聚焦乙烯基料等原材料,深度优化配方,改良生产工艺,增强产品在规模化推广应用进程中的竞争优势。重庆泰山电缆此次制备的国产绝缘料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相继攻克了挤塑机挤出温度与转速的匹配性研究、交联温度梯度与线速度的匹配性研究、脱气温度与脱气时间的匹配性研究等一系列工艺难题。
主要技术创新包括三方面:第一,提出了基于国产绝缘料的绝缘三层共挤动态成型工艺方法,有效提高大截面绝缘的圆整度,将其偏心度控制在5%以内,优于国家标准要求。第二,提出了大厚度绝缘内、中、外层交联度差异控制策略,有效减少绝缘内部应力,极大提高绝缘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第三,揭示了国产料220kV电缆脱气工艺对副产物含量、绝缘理化和电气性能的影响规律,明确绝缘线芯的最佳脱气工艺参数,提升产品质量。
2021年3月,由重庆泰山电缆生产的全国首条应用国产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及屏蔽材料的220kV高压电缆,在辽宁阜新220kV新煤线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逐步掌握高压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料自主可控技术,打破了110kV及以上绝缘材料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未来,重庆泰山电缆将依托示范工程的成功实践以及规模化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在特高压项目招标中的竞争力,加速推进国产绝缘料电缆的规模化应用落地,推动国产绝缘料技术向更高电压等级、更广应用场景拓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转型贡献更多“硬核”力量。